欢迎进入河北广电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企

“首例”“首条”携手向“蓝海”

发布时间:2025-01-07 来源:河北广电网 【字号:默认 超大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河北广电网讯(闫小静  通讯员 王杨)2024年12月16日,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的投产,再次掀起了“低碳钢”向“绿钢”迭代升级的新浪潮。

从全球首例氢冶金到全球首条绿色汽车板,“氢冶金”链接“绿钢”产业链,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快速从钢铁向材料转变,绿色新形象崛起,绿钢应用领域奔向新的“蓝海”,成为世界氢冶金的先行者、特钢新材料的引领者,实现了华丽蝶变。

图片4.png

图为: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全景  李广明摄

 “首例”“首条”   贯通工艺“全链条”

“全球首例”与“全球首条”“牵手”并行,意味着什么?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工序关联,而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变革。

继全球首例120 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全线贯通,依托“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弧炉新型短流程工艺,在国内外率先打造第一家提供绿色汽车板材料的钢铁企业,这不仅是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又一“绿色见证”,更是低碳创新的应用“半径”持续扩围。

拿起一个装着黑色球状物的玻璃小瓶,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特钢公司副总经理吕艳伟向笔者介绍,“这就是生产绿色汽车板材料的主要原料氢基直接还原铁。”以氢基直接还原铁为原料,生产的绿色汽车板材料底色丰厚。

从氢冶金生产线产出的直接还原铁,通过运输、与废钢一起被投入到汽车板连铸生产线的近零碳排电弧炉中冶炼,再经过精炼、连铸等工序,变成一块块汽车板材料。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出,从直接还原铁到汽车板材料,氢冶金链条不断延伸。

为了充分验证绿色基因的存在,该生产线链接全球创新资源,集成中冶京诚、普锐特等行业先进装备和技术,配备了综合性自动化和质量控制系统。这里产出的每一块汽车板材料都有“身份证”。用了哪些原料、氢基DRI产品配比如何?数据可追溯。

在张宣科技,氢冶金无疑与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建立起了相匹配的生产体系,站在氢能产业发展的“风口”,硬生生蹚出了一条“氢冶金”链接“绿钢”产业链的最优工艺路线,加速释放氢冶金低碳价值,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通过规范化、系统化地实施国内首个“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炉新型短流程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张宣科技摸索出了最佳氢基DRI配比生产参数,有效控制N元素对汽车板材料质量的影响。”该产线作业长李玉祥介绍。

承载绿色、低碳、智能等多种创新元素,综合把控绿色汽车板材料质量与底色纯度,张宣科技不断开辟“源于钢铁、超越钢铁”的发展新赛道、转型新模式,成为绿色样板、创新标杆、高质量发展典范。

图片5.png

图为: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生产场景 罗文琛摄

绿能释沛    多点连线“丰”底色

在引锭杆牵引下,火红的绿色汽车板材料长度达到定尺的瞬间,火焰切割机的两个切枪自动点火、步调一致地由两侧向中心行走,在两簇明亮的火焰下执行着在线切割作业,在两个切割枪火焰交汇的那一刻,绿色汽车板材料成功下线。

这道工序称之为“绿色切割”,它是以水(H2O)替代丙烷(C3H8)作为燃料,分解为H2和O2,在执行切割作业时又生成水,整个过程不产生CO2,零碳排放效果极佳。

通过科技创新、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创新新工艺,显著提升了冶金作业的“绿色”能力。工艺一点绿延伸链条全线绿,张宣科技更是为这一进程按下了“加速键”。

2023年5月,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实现安全顺利连续生产绿色DRI(直接还原铁)产品,DRI产品金属化率达到94%,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引领钢铁行业迈入了“绿钢”新时代。

2024年3月,全球首例“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弧炉”新型短流程项目正式启动实施,系统开展了氢基竖炉—近零碳排放电弧炉炼钢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研究,有效填补我国钢铁工业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工艺路径空白。

2024年9月,氢冶金示范工程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产品合格率100%,充分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的技术可行性,展示了绿氢新能源应用于冶金工业化生产的广阔前景。

下一步,张宣科技将进一步抢抓新机遇,发挥绿色低碳转型先行一步优势,加快推进低碳排放钢产品生产核心技术攻关、标准认证体系,全力开拓全球“绿钢”汽车钢市场,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产业链,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步,按照《河钢集团低碳排放产品发展规划(2023-2026)》深入挖掘氢冶金电炉工艺(HYMEX)、氢冶金电炉生产汽车板组合工艺(HYMEX-T)等工艺技术潜力,积极构建工艺绿色、能源绿色、产品绿色的高端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努力成为行业乃至全国绿色低碳转型的先锋和标杆。


责任编辑: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