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河北广电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企

“内外兼修”撬动新发展 ——张宣科技锚定“四个优先”以新质生产力撬动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7 来源:河北广电网 【字号:默认 超大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河北广电网讯(闫小静 通讯员 王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依托“产技销”平台发力,2024年开发绿色圆钢新品种30余个,102万吨绿色圆钢畅销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加工、石油开采等多个领域;新开发绿色模具钢、高温合金、不锈钢等高端材料19个,产销量同比提升40.3%,售价提升500-6000元/吨……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坚持产品优先、质量优先、品种优先、效益优先,在推动绿色低碳深度转型中,不断更新方法、链接高端、创新体系,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向着更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迈进。

图片1.png

图为:张宣科技营销人员核对订单情况  石磊英摄

创新服务  赢得“主动权”

冬日的清晨,朝阳唤醒大地。1月1日,一列满载绿色圆钢的列车从古城宣化出发,一路向天津港飞驰,沿途撒下希望的种子、合作的机遇,孕育出与客户协同发展的勃勃生机。

高端产品的品牌效应初具规模,高端客户群培育见行见效,产技销系统人员高效服务用户“同事同标”……2024年是张宣科技推动绿色低碳深度转型的一年。这一年,在推进全国首个绿色钢铁工业转型示范区建设中彰显新担当,在链接客户资源中加快发展自己,与客户共筑的绿色产业链条,携手“智力资源”致力打造行业乃至全国绿色低碳转型的先锋与标杆。

绘好营销变革“实景图”。“炮火呼叫求援”来了!集销售、技术、生产于一体的产技销系统联合办公系统落地,点亮了营销链条上的“主星”。

营销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更是传递价值、建立信任、融入情感的过程。张宣科技新的营销机制适打破了机构和流程等中间环节梗阻,进一步消除生产、技术和营销部门与用户的距离障碍,实现了生产、技术向市场和用户延伸无缝衔接。

在畅通营销变革征程中,推行“内部用户、工序服从”,变管理关系为服务关系,由外到内“打通经络”,建立起以外部用户为龙头的倒逼机制,舞动龙头,质量和服务双提升,使得企业全部资源都能倾注到满足用户需求上来。

营销零距离,倒催产品提质。专门制定 “线上+线下”模式,搭建智慧营销平台、网络对接平台等,信息反向传递倒逼质量快速提升,塑造出“专业+高效”现代化服务新品牌,在短短数月内实现了产品—市场—用户需求贯穿链接的迭代跃升。从“以生产为中心”,彻底转向了“以用户为中心”;从利润最大化的“自利”立场,转变到自利、利他的“共赢”立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图片2.png

图为:张宣科技技术人员正在对订单进行精细排产  刘林摄

借“智”发力  打造特钢生产示范线

特种材料生产线是张宣科技智能化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产线之一,更是生产高端材料的重要“活水源”。

近两年,该产线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生产高端材料面临着新课题:如何强化科技引领作用,让材料更高端?

2024年12月29日,ODS钢首次在特材产线完成百公斤级锻造生产,锻材表面质量良好,得到北京科技大学专家教授的高度认可。

高质量是对“特钢生产示范线”的最好阐释。张宣科技特材产线作为模具钢、因瓦合金钢等高端材料生产的重要产线,一直致力于提升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与科研单位、知名高校等“智力”资源合作,对工艺方案进行深入技术交流和讨论,持续吸收先进知识和体系思维,打通了高端材料产线全流程脉络,大幅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据了解,该产线强化集约高效生产组织,冶炼提效、电渣炉提熔速、锻造降火次、热处理工艺优化等攻关活动频频开展,电炉冶炼周期较年初缩短40分钟,全工序生产时间流缩短10%以上,加急全流程工艺订单生产周期可缩减至45天内完成,缩短22.4%,产品交付能力显著提升。

在这里,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大车间”、融入“产业链”,产品的“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从技术接轨“深一度”,到链起生产“协作圈”,“1+1+1>3”的协同效果正在逐渐显现:攻克低温钢“卡脖子”技术,实现屈服度指标高于标准102Mpa,断后伸长率指标高于标准29%的优异性能;完成殷钢电弧炉三联工艺路线全流程开发,成本降低13.4%;实现阶梯轴、φ70-φ500mm圆钢全尺寸锻造,产品交货形态进一步丰富。

竞速高端材料生产的图景上,链接资源运用浓重有力,国家重点领域用钢不断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

图片3.png

图为:张宣科技技术人员冶炼作业场景  罗文琛摄

锻造智能场景  赋能“质效”双提升

切割动作整齐划一,两支喷头儿工作灵巧娴熟,基于智能技术的火焰切割机正在替代人工作业……这是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以“智能生产”为突破口,打造智能制造新天地。为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输送钢水原料的电炉冶炼系统,集数据采集、信息监控、生产协调等功能为一体的电炉智能冶炼模型投入使用,为生产提供了指导作用。该模型通过数据采集、网络传输等新技术,实现了从废钢原料入炉到冶炼控制、钢水出炉的全过程管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钢水成分控制水平。

智能制造领跑高效生产,提高智能化水平、推进核心工艺模型化开发应用是打造“专业特钢、高效特钢”的“隘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各类智能要素纷至沓来,这片热土创新力越来越足。

基于DRI的电炉智能冶炼模型、基于视觉电炉流渣模型、钢包温降模型、铸坯轻压下模型,大棒加热炉自动燃烧模型和高精度水冷温度控制等20余个模型系统的应用,全过程全方位展示着生产质量信息和数据化管控水平,成功打通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炉新型短流程工艺,冶炼生产全数字化场景尽收眼底。

“我们将加快产线智能化建设,统筹配套产线工序特点、技术能力等优势信息,延伸工序链条,弥补人工操作缺失的空间,促进产线智能化进阶能力。”张宣科技特钢公司负责人吕艳伟说,特钢产线将开发应用更多智能化软件“武装”装备,持续巩固提升智能优势和支撑作用,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精准支持特钢生产。


责任编辑: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