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河北广电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企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持续优化 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22 来源:河北广电网 【字号:默认 超大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河北广电网讯(闫小静 张维娟)10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北省深化国企改革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河北国资委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河北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端发力、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发挥国有企业作用,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监管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77.9亿元,同比增长19.7%,打造了一批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新赛道、新优势加速形成。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统筹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实施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全面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示范场景;有序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10家重点企业达到环保A级标准。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河北建工集团与建筑研究院,河北建投集团对信投集团、国富集团完成重组,组建河北水发集团整合省内水利资产资源,打造行业龙头企业。

图片1.png

今年以来,省国资委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引导监管企业做强做优主业,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一是完善监管企业的主业管理。今年4月,省国资委印发了《河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主业管理办法》,明确主业核定标准,科学设置主业核定程序,把提升监管企业战略功能价值放在优先位置,对主业发展情况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目前正组织监管企业按照办法规定重新核定主业,进一步梳理监管企业“三个集中”的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坚决遏制部分企业盲目多元、“铺摊子”倾向,调节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为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优化布局结构、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以落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为主要抓手,紧密对接融入我省“986”产业集群建设,构建省国资委系统“做强做优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32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监管企业连续3年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迈向高端的投资比例高于总投资的30%,2024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投资占比达到了36.3%。同时,省国资委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额和营收占比纳入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目标任务,进一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着力打造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三是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增效。我们全面落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的要求,明确转型的5个方向22项重点任务,以钢铁、煤炭、交通等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充分激活数字要素潜能。今年以来,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多项工作入选国家试点示范。其中,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数智化改进提升工程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试点工程;河北交投集团交通运输车联网项目入选国家示范项目;河钢集团河钢数字公司成为唯一一家入选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十项国有企业数字技术成果”的地方国有企业;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石钢公司、沙河中关铁矿公司均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省级验收。

下一步,省国资委将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个总目标,从服务国家和我省战略部署、明确监管企业功能定位、谋划企业“十五五”规划、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入手,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切实指导监管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波